岱岳区道朗镇辖区寺庙颇多,像黄山寺、奶奶庙、凉甲寺等等,而有名的《泰山通鉴》中记载的就有白马寺、吉祥寺和南大寺(又名释迦牟尼寺)。然而如今一一不见,踪迹全无岂不悲哉!
据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癸酉三月,泰山僧众在泰山西南创建白马寺(道朗白马寺)告成,并立碑记,即《白马寺碑》。可见白马寺修建之早,延续之长,价值之高不用赘述。
儿时曾去游玩过几次,终因年龄小,记忆甚少,朦胧记得白马寺修建在三山环抱中间一块平地上,山上松树茂密,松涛阵阵来袭,寺右一棵苦楝树(不太准确)与该寺同庚。寺门向南,为一双开木门,推开门,一座四合院呈现面前,正寺庙为三间,东西为厢房,院中有一颗丁香树,有百年历史。寺内神像皆无,只有空荡荡、裸露的砖墙,向后人诉说这什么。我想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对历史的割裂和古迹的毁灭,而是衔接和延续。悲哉也!
后来还听说白马寺铜钟的丢失故事。据道朗的老人谈,解放前只要白马寺的钟一撞,道朗街就起火,于是道朗的十几个后生趁夜冲向白马寺解下铜钟,埋在今天的小王的某地下,至今无人知道埋于何处。无知则愚昧,钟火本无关,何以两相连?
大年初二乘车去逛白马寺,除了苦楝树抑郁地呆立原处,不见寺何在,疑是曾步入桃花源,再觅无形迹,也疑高僧修正果,鸡犬也得道?白马寺原址一片破砖碎石,白马寺没了,古丁香也没了。难道古迹的开发,就是毁灭?心目中的古朴、端庄、典雅的白马寺,没了,我高兴不起来,于是凑成一咏三叹四首古诗以寄托相思之情,不枉此行:
古寺千年刹那间,
香客烟火何袅袅。
苦楝苍松映绿草,
古丁开花香外飘。
(二)一叹白马寺
乡间农夫何其愚,
钟声失火并相提。
生死轮回不相息,
敢向阎罗论道理?
(三)二叹白马寺
千年古寺何其久?
兵燹不损半毫毛。
十年文革其何短,
毁佛俗僧寺长草。
(四)三叹白马寺
寺庙商化不稀奇,
灰烬古迹其不惜。
后人再言白马寺,
转问苦楝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