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γ48西北东南: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

岐伯在应答完黄帝“三气之纪,愿闻气候”的垂询之后,黄帝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

一、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中国地理以中原为中心,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具体而言,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有高楼,孔雀东南飞。西北地势高多山,相对而言,天有不足;东南地势低多水,相对而言,天有有余,是以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谓。

左寒而右热,右热而左温。此乃据后天八卦方位而言四时之气,四时之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以脚踏西北乾位、面朝东南巽位为定位标准,以具象思维视之,脚踏西北乾位,则左足应北方冬寒,右足应西方秋凉,是以“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面朝东南巽位,则左手应东方春温,右手应南方夏热,是以“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为便于理解,特附图如下:

其故何也?黄帝希望岐伯能解释一下其中的缘故。

二、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

此为岐伯总论之辞。

岐伯从阴阳二气交织的角度解释说,地理有高下之别,则气候亦随之而差,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岐伯讲:“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气用有太少之异,则化洽有盛衰之别,如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为少阳,则有温气;夏为太阳,则有热气;秋为太阴,则有凉气;冬为少阴,则有寒气。总之,地理之高下,阴阳之太少,皆能致气候有寒、热、温、凉之不同。

三、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

此句和下句乃岐伯分论之辞。

东南方,阳也。东南巽位,为地户。东南巽位与西南坤位连线,乃太阳行至南回归线时的折而复返线,时当冬至,冬至一阳生,太阳与此日从东南巽位升起,是以“东南方,阳也”。

阳者其精降于下。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为阴,天气为阳,天地交泰,阴气升而阳气降,东南地势低下,是以“阳者其精降于下”。

故右热而左温。以四时而论,阳有太少之异。面朝东南巽位,少阳为春温而居左,太阳为夏热(暑)而居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岐伯讲:“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阳精下降,则阴气上升,阳气有余,是以“故右热而左温”。

四、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

西北方,阴也。西北乾位,为天门。东北艮位与西北乾位连线,乃太阳行至北回归线时的折而复返线,时当夏至,夏至一阴生,太阳与此日从西北乾位落下,是以“西北方,阴也”。

阴者其精奉于上。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为阴,天气为阳,天地交泰,阴气升而阳气降,西北地势崇高,是以“阴者其精奉于上”。

寒而右凉。以四时而论,阴亦有太少之异。背朝西北巽位,太阴为秋凉(清)而居右,少阴为冬寒而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岐伯讲:“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阴精上奉,则阳气下潜,阴气有余,是以“故左寒而右”。

未完待续……


上一篇:无题[蝶恋花]
下一篇:岛屿悦读(诗歌)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