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1944年刘少奇提议军队更名为“解放军”,中央不准,事后才知高明

在1944年的1月22号召开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第一次破天荒地提出使用“解放军”这一称谓,他认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称号已经不再适用当时的情况。

但是在提出以后,却遭到了包括毛主席及朱德总司令在内的党中央的强烈反对,为此引发了党内很多军事指挥官的不解,但很快没多久,众人也就恍然大悟了,并且对于党中央的做法相当赞赏。

那么究竟是因为何种特殊原因?竟然会让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强烈反对?事后众人因何发觉高明呢?

1944年8月20号,在延安毛主席工作的窑洞里,正在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而其中的重要议题,就是抗战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而即将结束。

那么当抗战以我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的时候,中共党中央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否要与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正式脱钩。

参加会议的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等人都依次进行了发言,大家的思想纲领是一致的,那就是:首先中共领导下的军队在抗战结束之前,仍然会把抗战作为头等大事来看待。

即便将来的日本侵略者被打跑,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那么我**领导下的军队仍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性。

也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当时的时任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少奇破天荒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那就是为了统一指挥,统一对外宣传,以及将来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投降时,便于我军有一个统一的对外称号,是否把“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区的游击队正式更名为“解放军”,毕竟将来,我们的革命要席卷全中国而去。

刘少奇的想法在刚出炉之际,众人也纷纷点头,认为改为“解放军的”的想法是符合中共党中央以及未来军队的走向的,所以称赞附和者不在少数。

但是在大会结束以后,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一致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改变部队称号问题的时机,至少是有些提早了。

那么当时党中央的忧虑之处到底在哪呢?

毛主席:不能给别有用心者留下话柄和为了长远发展的考虑。

毛主席很清楚,在1944年当时的背景条件下,国内的抗日战争虽然我们对日作战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可是最终的胜利到底是什么时间,还没有人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也正是因为此,如果我们率先将“八路军和新四军”正式改名为“解放军”。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引发重庆当局的不满,他们会认为我们已经不再听从他们的指挥和领导,对我们的猜忌就会拉满,他们一直以来的蠢蠢欲动,就会找到一个借口,搞不好以莫须有的罪名。

蒋介石随时都有可能再造出一个可恶的“皖南事变”出来,那么多年来全国四万万军民齐心抗战,即将到来的抗战的胜利果实就很有可能会“晚熟”很长时间,那又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啊!

当初的“皖南事变”,仍然像是一根刺一样,深深地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那么1941年的皖南事变,跟军队的名称变换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新四军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收编在江浙皖地区的零散的抗日游击队,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就是在安徽茂林地区受到**军队的进攻,被**以莫须有的“叛军”罪名给杀害了。

**认为新四军的情况很特殊,因为新四军隶属于顾祝同的第三战区,但是却没有上级的军团或者是集团军设置,导致新四军在法理上不受蒋介石重庆当局的制约,所以才会企图将新四军给遣散了,或者将其大大削弱。

但是好在当时的毛主席等人不愿意看到一支顽强抗战的武装就这样消失在中国的土地上。

就这样,即使在1941年1月17号,重庆当局宣布撤销了新四军的番号,但我党我军仍然派出了陈毅为代理军长,基本安定了当时的局势。

也就是说,毛主席和党中央是做到了通盘考虑的,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等人不同意少奇在1944年提出的不同意将部队更名为“解放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当时间来到1945年8月15号,日军投降。在当时的山东,我党领导下的军队经过迅猛的发展,人数已经高达40余万军队,几乎占到了当时我军全部武装力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时候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我们应该放弃“国民革命军”的称号和编制。

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对我们**领导的军队。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队进行一个区分。

罗荣桓的提议更名解放军,和少奇的提议正好相差一年的时间。根据时局的变化,现在日军已经投降。

我们似乎也要正面面对重庆当局的咄咄逼人了,如果内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那么中共军队的全体指战员就应该是提早的做准备。

也就是出于对可能爆发内部战争的担忧,也是原则上为了统一指挥和方便对外宣传我们的人民军队,所以在抗战刚刚胜利后没多久,山东的八路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首次使用了“人民解放军”的称号,罗荣桓的指挥部也被称为“山东解放军总部”。

随即没多久,在山西等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解放军”类型的军队称呼,在现在的山西博物馆里面,甚至还有当年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我军的征兵宣传画册上,一度出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字眼。

但是就在“人民解放军”这个称号尚未正式使用后没多久,就突然被叫停,原因就是毛主席讲的不要给人以话柄。

那么毛主席的担心是否有道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当局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制造内战的企图了。

时间至1945年的8月22号,蒋介石政府已经是第三次电告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邀请其到重庆进行谈判,共商和平建国大计,当时的党内外一片哗然之声。

无论是在延安的刘少奇,周恩来等人,还是远在晋察冀的彭德怀元帅,都劝说毛主席不要前往重庆,以防上蒋介石等人的当。

但是毛主席的内心却很清楚,那就是如果不去,那么国内外的舆论就会认为**人不愿为了和平而做出努力。很显然,这是不符合中国**人光明磊落的处事态度的。

于是在1945年的8月24号,延安方面就进行了回电,其中很明确地表示:鄙人愿与蒋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

一句简洁且光明磊落的回复,完完全全地彰显了毛主席的英明神勇。

也就是在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了让前往重庆谈判做得有礼有节,更是做了两手的准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后来很有的那一句“政治上退守,军事上坚守”。

什么意思呢?说得直白就是:在毛主席身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期间,原计划将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的多部分地方武装改为“解军”的构想,按下一个暂缓键;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不想给蒋介石留下任何的开战的借口。

因为我军若此时全部改换称号,公开的脱离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序列”,那么在政治上,我们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重庆当局就会抓住这件事情,大肆的抹黑我们,诬陷我们,会指责我们在谈判的同时还在准备军事动作。

因为重庆谈判的所有问题的最终归属,就是中共领导下的军队问题,就会被指责是在独自立山头。那样一来,就难以达到毛主席等人为了和平前往重庆谈判的目的。

所以我军改换称号这件事,只能是从大局考虑暂停下来,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军事上做好蒋介石军事集团突然撕破脸的准备,我党领导下的各个武装部队,全部都是枕戈待旦。

重庆谈判期间,双方始终无法达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军队的归属问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中共做出的让步就是继续保留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

但我们都知道,谁是历史的罪人?谁是人民的刽子手?这都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在1946年的6月底,蒋介石亲手撕毁了那个象征着短暂和平的“双十协定”,悍然发动了对于中原解区的进攻,我军自然是开展了积极地,有效的还击。

也就是在这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蒋介石的部队朝着同为国民革命军序列的中共军队发动了进攻了,那么中共以及他领导下的军民齐心协力的自卫反击蒋介石的军事欺压,就成为了有理有据,理所当然的事情。

许多的民主人士及社会各界都对与蒋介石军事集团进行进行了大肆的谴责。

这也正是后来毛主席所讲的那样:“政治上以退为进,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的许多党史和军史的研究专家,都对我军的改换名称风波进行过饶有趣味的研究,虽然各自得出的观点和看法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自1944年刘少奇提出的改称“放军”的说法被出以后,虽然没有被立即批准,但是在后来的国共两党在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双重博弈中。

我党我军都因为没有事先退出“国民革命军”序列而占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一篇:别世富:洛书卦解《老子上善若水》的真意
下一篇:十年中越战争最痛快的一战,越军4个团阵亡1400多人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