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石村的莲花池,在每年夏天都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但除了莲花,这里的莲藕粉一样久负盛名。
点击图片,跳转赏荷
这期,阿伯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卧石村的莲藕粉。
01卧石村与种莲卧石村位于桥东街道东南面,地处潮州城郊笔架东侧沿江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一面绕水。元初已有韦、赖、尤、张四姓先民居住于此,未称乡名。
待至元末明初即公元1260~1270年左右,允元公裔(居仙田为六世祖) 讳隆岗公字则,号從玑为修义重孝从仙田凤岡搬迁至此定居,遂取乡名为卧石。
卧石村大致范围
据《卧石乡志》描述,卧石境内湖泊众多,故而出产藕节,藕粉极多,产品畅销海内外,乡民从事该项工作者极多。
当阿伯拿着1973年的卧石村卫星照片询问当地村民时,他们纷纷指出当时那些深色区域与记忆中的莲田位置相差无几。
1973年卧石村卫星图片
他们说,因为藕莲的叶片比较大,颜色深,每当盛夏的风一吹,一池塘都是墨绿色的叶浪在涌动。
而在解放前,村民自由组合成“藕莲班”的足迹遍及潮州各地。
每当秋收后,便奔赴潮汕各地购买莲池进行挖莲(也有分成的)距离较远的地方就在那里住宿就地作业,磨藕洗粉(男挖,女洗)。
削洗藕节六五年后,因把重点放在农业上,卧石村这项传统作业暂时抛下。近年,卧石村民利用水田、池塘再次种植莲藕,花季时采摘莲花出买,冬后挖莲磨粉,零星出售。
除了经济补助方面,种莲也成了卧石一景,不止盛夏,初冬的莲池莲田也一样美丽。
藕粉藕粉,应该就是把莲藕磨成粉,这是大多数人的猜测,但“磨粉”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从莲藕到藕粉,一共要经历挖藕、洗藕、削藕目、切藕、磨藕、过滤、晾晒、削粉等步骤,其中洗藕、过滤、晾晒这三道步骤是重复进行的。
▲挖藕
▲洗藕(初次)
▲第二次洗藕
▲削藕目
▲削完等待再次清洗的莲藕
▲切藕
▲放入机器打成藕泥桨
将前期工作完成后,中期就是不断重复过滤藕泥桨,以及等其慢慢沉淀。
村民说,过滤、沉淀及晾晒的过程,要看莲藕的品质来决定时间长短,但至少得重复四五次以上。
有时候花上两三天的时间,就为了让最终出来的藕粉质量更好。
等到最后,晒干的藕泥桨会被团成这样一团团藕泥球,而距离藕粉也就剩下最后两个步骤。
手工削藕泥球,将其削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后花上一天的时间来晾晒。
晾晒的时间往往需要一天,同时太阳也不能太大,最好再有点微微风,这样子最终成品的藕粉会更有风味。
而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供不应求的潮州卧石莲藕粉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熟悉的模样。成品藕粉
03做藕粉还需要注意什么?做了二十多年藕粉的实添兄,藕粉的质量在开始制作之前,就已经多少能够预计了。比如出产量和大概品质。
首先,是用来做藕粉的莲种。
村民们说:用来采收的藕莲,有白莲、红莲以及咸水莲。但要好品质的藕粉,还得是用白莲。
问及原因,都是回答说两者打出来的藕粉,没有白莲的下火效果好及耐保存。
其次,在挖藕时也需要分外注意。不能过多损伤到藕节,免得淤泥灌进去,后边清洗过滤就有些费工夫了。
挖藕用的工具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当年的气候情况,气温及日照有些不一样,都会影响到最终莲藕的产量和品质。
就像今年,阿伯问了采访到的村民,都说今年产量不行,有位大哥说甚至比前年还少了五六成。
另外,村民们也说因为今年前些时候,阴雨天气有点多,导致日照时间可能不够,让莲藕除了产量外,个头上也比往年小很多。
而这一点,能直接在出粉率上体现出来。往年一百斤莲藕能有大约十一二斤藕粉,但今年估计是有十斤的出粉比例。
就这么一斗车莲藕,实添兄的预计是大概能出三四斤藕粉。
但即使是今年产量减少的情况,卧石村的莲藕粉也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到访的每一家都说,在挖藕的时候,就已经接到许多预订电话,有的甚至提前几个月就打来。
每一年都是供不应求,还有大哥跟阿伯说,卧石的莲藕粉都不用出去摆,都是别人来到村里购买的。
如果在外面店铺摆的莲藕粉说是卧石生产的,那肯定不是他们卧石村做的。
04莲藕粉冲泡攻略莲藕粉除了制作不易,它的冲泡也是需要一点小技巧。
许多人在第一次时,都没办法冲好,还得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冲出一碗好的莲藕粉。
如果你还不太懂冲莲藕粉,那下面这份小小攻略就别放过。
01添加莲藕粉
太多则稠,太少则稀,这其中的分量是需要多次冲泡后才能把握,不过对于第一次冲的小伙伴,这边建议先两勺试试为好。
02加凉水及搅拌先加入一点凉水,把莲藕粉化开,这一点很重要。
许多人往往都是直接加热水,结果藕粉来不及搅拌均匀就成型,导致最终味道有些寡淡不均。
随后,迅速搅拌将藕粉化开。
ps:在这一步,喜欢吃甜的小伙伴,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蜂蜜、方糖、白砂糖等调味。
03加热水莲藕粉化开之后,就要迅速加入刚煮开的热水进行冲泡,记住,是要刚煮开的!!
加完之后也要不断搅拌,让莲藕粉更加美味,到下面这样透明或者樱花色即可。
这样一碗莲藕粉,是许多潮州人记忆中所不可缺少的。似乎每每提起,那些家常的日子总会从心头涌出来,暖暖的,味道平常不过,但依稀记得是奶奶宠溺的眼神,外婆轻轻吹凉后喂到嘴边的汤勺....
它平凡,来历简单,没有华丽的点缀,但却让人年岁越长,就越是对其有感触。
///// /////
粉丝福利
把白天留给工作
把夜晚留给自己和工夫茶啤酒
敬自由与生活一杯
一本会唱潮州歌谣的日历
让你成为哄娃高手
点击下面图片购买
冬日暖阳,好壶配靓茶
让惬意与诗意,陪你暖一暖
点击观看及购买好文要等别人转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