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4年,司马良娣临终前,对宠爱她的刘奭说道:“臣妾因为您独宠我一人,这才让其他妃嫔怨恨,我死于非命!”说完,她就断气了。
本以为悲痛的刘奭会封心锁爱。然而,他后来还是遇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冯媛,另一个是傅昭仪。甚至,他为了傅昭仪,还动了立傅昭仪之子为太子的念头,可最终皇位还是被王政君的儿子继承了。
傅昭仪原本是孝昭上官皇后的近身侍婢,只因她长得漂亮,一朝被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宠幸,自此以后,她便成了刘奭最忘不掉的女人。
只是王政君比她更幸运,在公元前51年,就生下了长子刘骜。所以在汉元帝即位以后,她便被立为了皇后,而她的儿子也被封为太子。
不过,王政君虽然贵为皇后,奈何她是汉宣帝和王皇后硬塞给刘奭的,刘奭对她第一印象本就一般,再加上她不懂得取悦汉元帝,留不住君心,慢慢地她便被汉元帝冷落了。
反观傅昭仪,她心思剔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汉元帝即位后仍受宠幸,并为其生下了儿子刘康。汉元帝因宠幸傅昭仪,所以对刘康也极为宠爱。
刘康从小就聪慧机敏,对音乐也颇有天分,他常常吹奏各种乐器,以博得汉元帝的欢心。
傅昭仪明白自己在前朝并无母家可倚,她在后宫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凭借的都是汉元帝的宠爱。她希望自己的儿子登上帝位,那么她就不必再担心失去如今的荣华富贵了。
为了能够稳住地位,她便收起野心,处处装好人。她对汉元帝极尽讨好,更是在宫中广发善心,小心地处理着各种人际关系,所以傅昭仪在宫中的口碑还是非常好的。
除此之外,傅昭仪还故意挑拨汉元帝与太子刘骜的关系,在汉元帝重病不起时,傅昭仪却想尽各种方法,不准刘骜在床前伺候,还阻止他看望汉元帝,借此让汉元帝怀疑刘骜对他的孝心。
王政君本就不受宠爱,再加上傅昭仪的各种操作,使得汉元帝对太子刘骜也越来越灰心,并且也动了废黜太子的念头。只是刘骜一直深受汉宣帝的喜爱,所以汉元帝虽对刘骜不满,但迟迟没有下令废黜。直到汉元帝驾崩,刘骜的太子之位还是未废,就这样刘骜登基,称作“汉成帝”。
此时傅昭仪的野心稍稍收起了一些,她也跟随自己的儿子刘康去往了封地生活,儿子刘康成为定陶恭王,而她成为“定陶太后。”
公元前22年,刘康去世,其子刘欣承袭王位,定陶太后尽心抚育。而此时她的野心又再次蓬勃起来,因为当时的汉成帝膝下无子,这让定陶太后又看到了希望。她找到汉成帝宠信的骠骑将军王根,赠予重金,请求他向汉成帝进言,立她的孙子刘欣为太子。
汉成帝对刘欣颇有好感,听到这个建议后也没有反对,于是便立刘欣为太子。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逝,刘欣顺理成章登上帝位,成为了汉哀帝。
然而,财能买命,亦足伤命;色可迷人,实足害人。
眼见自己的孙子成了皇帝,定陶太后便撕下伪善的面具,愈发蛮横骄纵。不仅不尊重王政君,还对朝政指手画脚。如此逾矩的行为太过放肆,但因她是汉哀帝的祖母,自然也没有人敢指责她。而她更是不放过曾经被汉元帝宠爱的女人,冯媛。
她直接用诅咒的罪名诬陷冯媛,逼她自尽。除去了曾经的对手,她心中无比畅快。可一切都在她去世后,再次发生反转。
公元前2年,定陶太后逝世,汉哀帝追封她为“孝元傅皇后”,将其与汉元帝合葬在一起。只是汉哀帝一生无子,所以汉哀帝离世后,9岁的刘衎登上帝位,称为汉平帝。
汉平帝年幼,不懂政事,更无法安抚朝局,于是王政君决定重帘听政,并倚重他的侄子王莽。而王莽本就对傅氏很不满,所以他直接上了奏折,尽数傅氏罪状,之后免去她的尊号,按照媵妾的待遇,将其棺椁送回封地,这算是对傅氏最大的羞辱了。
傅昭仪比王政君受宠,儿子也更受刘奭喜爱,她又够聪明,手段玩得也妙,兜兜转转,自己的孙子还能登上皇位,可她本以为赢得人生,却在她死后化为乌有。或许,她缺的不是算计, 而是没有个强大的娘家,以及没有长远的眼光,只懂得争权争利,享受一时的快乐,为了一己私欲,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