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3000年前,周王朝如何在华夏大地上构建起一条延绵万里的环形防线

公元前1042年的一个深夜,镐京王城宫殿内仍灯火通明,周公旦站在地图前苦思冥想。新生的周王朝刚刚平定三监之乱,周公希望通过精心谋划来保证周王室的长治久安。

当时中原大地,主要力量有三股,势力最强的当然是周王朝,主要力量集中于关中平原,位置偏西;

第二股力量是商王朝余孽及附庸方国,经过周朝两次打击,力量大大削弱,但人口众多,力量仍然较强,处于中原腹地;

第三股力量是东夷,东夷整体力量强大,但东夷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力量,东夷方国众多,分布范围从辽河平原一直到太湖平原,虽然时常联合起来抵抗西方的商、周,但并不能真正形成合力。

再加上夹杂于这三家之间的众多大大小小蛮夷部落,这就是天下力量的分布。

周公面对如此复杂局面,精心设计了诸侯分封地点,特别是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国,巧妙地形成了一道链式环形防线,把华中原腹心保护在中央。

彻底占领殷商

当时,商朝遗民依然占据中原地带,人口众多,而且天下方国心向大商的也不少,必须得快刀斩乱麻,彻底分散商人各部族。

首先,周公分封率先投靠周朝的商纣王大哥微子启到商朝故都商丘。受封公爵的微子启带领部分商朝遗民回到商朝发源地建立了宋国,保存了大商祖先的祭祀,天下商朝遗民渐渐安定下来。

同时,周公在黄河以北,原来商朝力量的核心地带,分封了一系列的姬姓诸侯国,全面分化占领商朝故地。

特别是分封文王之子康叔在商朝故地建立卫国,封地四百里,分得商朝七个宗族的遗民,赐予礼器、仪仗以及其他特权。卫国掌控有殷八师,肩负抵御赤狄、长狄和东北方敌人的使命。

分封周公长子伯禽在泰山附近建立鲁国,镇抚东方,封地四百里,分得殷民六族,鲁国有三郊三遂,也就意味着拥有相应的兵制。鲁国担负防御东夷、淮夷的责任。

大家看地图就可以发现卫、鲁两国紧靠宋国,而且两国是当时分封诸侯国中力量最强大的两个,这说明周公对商朝遗民仍然心怀警惕。

历史文章:一场平叛引发的诸侯大分封,奠定华文明3000年辉煌的历史

营造洛邑

但是周朝核心力量仍然集中在关中,瓜分了商朝旧民,还是不能保证周朝在中原的长治久安,周公决定在天下中心建立一座大城——洛邑(今天的洛阳),作为周王朝东都,它将是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中心。

洛邑地处天下中心,是伊、洛、瀍、涧四水的流经之地,土地平坦肥沃,既是天然的粮仓,又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东方中心。

同时,周公把商朝旧民中最为顽固的部族迁移到洛邑,驻扎成周八师监视他们。

洛邑的建成,意味着中原腹地彻底被周王朝掌控,商朝旧部被分化迁移,而留下了的宋国,被洛邑、卫国、鲁国三面包围,再也没有兴风作浪的机会。

大家可能要问,那宋国南面呢?

宋国南面是黄淮平原,那里是商纣王的敌人淮夷各族所在地,淮夷各部是商人的死敌,当年曾加入周武王伐商的联盟,为灭商建立了功勋。

而这正是周公分封的高明之处。

东夷

东夷,是中原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早期的东夷是华夏族的来源之一,商王族其实也是起源于东夷。商朝建国后,为了扩张土地,一直持续对东夷各部用兵,商纣王之所以灭亡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大军出征东夷,不能及时回来抵御周武王进攻。

到了西周初年,东夷仍是周朝统治的主要威胁。而东夷族最为强大的是以泰山为中心的奄与薄姑。

平定三监之乱的收官之战就是消灭奄国。为了稳定东方,周王朝能力最强的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周公的大儿子被封到鲁国。

齐、鲁两个西周初年的诸侯大国,肩负起镇压东夷的大任。

而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东夷被称为徐夷和淮夷,上面说过,他们参加了反商联盟,既然是盟友,周公就不好直接分封诸侯到这个地方,但是这并不表示周王朝不会对他们心怀警惕。

为了对付这群桀骜不驯的盟友,周公在分封时暗伏两个对策:

一是把微子启迁回商人故土建立宋国,从地图可以看出,宋国就位于与徐夷接壤的西北方,让这两个旧日仇人互相监视,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既让徐夷堵住了宋国南向发展的通路,又使得宋国站在中原防范徐夷的第一线。

二是周公授予齐国征伐四方的权力,主要就是想借助姜太公的军事才能替周王室攻伐山东半岛和黄淮平原上那些不老实的东夷部落。

再加上周武王时期就分封的燕国,周公精心构建的环形防线就已经成型,它绵延万里,把周王朝刚刚占领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保护了起来。

这条3000年前的环形防线,虽然在设计之初,有防御蛮夷的规划,但它实际上并没有成为一条保守的防守线。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华夏各家诸侯把它变成了条积极对外扩张的进攻线,使得王朝的势力快速地从关中平原扩张到了整个华夏沃土,为华夏文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武力保障。

喜欢就帮转发和点赞吧!


上一篇:卡西亚Kasia即车师国(地)
下一篇:一张图读懂历史: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